今天是在台南的最後一天,
我們的行程也更加隨興,
合成帆布行、鶯料理、廣富號、賣飲料等地方,
都是在台南市區隨意漫步的新發現
來台南這麼多次,還能時時保有驚喜,
我想就是這座城市深深吸引我們的地方吧!
第一站來到與昨天活動範圍相距不遠的「吳園」
【吳園】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
電話:06-2289250
時間:08:00~22:00
吳園是清道光年間,台南鹽商吳尚新所建,
俗稱「樓仔內」,亭台樓閣之美名冠府城,
俗諺:「有樓仔內有的富,也無樓仔內的厝;
有樓仔內有的厝,也無樓仔內的富。」可見昔日之盛。
如今的吳園包含原台南公會堂、柳屋等區塊,呈現中西合璧的美麗風貌。
入口處的公會堂建於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
由吳家捐地興建、矢田貝陸設計,作為當地居民的集會場所。
與國立台灣文學館(原台南州廳)一樣為馬薩式樣,
但其屋頂卻是使用直邊的法國式屋頂,更加具有威嚴感。
正面2樓牆上則有台灣少見的愛奧尼克柱式的方壁柱,
每根柱子下則飾以曲線優美的托架,相當特殊
從公會堂大門進入,左手邊為「吳園‧公會堂史料室」
如今的公會堂已轉變為藝文中心,時常舉辦藝文活動。
公會堂旁的古井
園區內的柳屋是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食堂
如今也可以來這裡歇歇腿、泡泡茶、吃點心
琳瑯滿目的茶葉
店內營造出古樸、溫厚的質感
站在觀景台上俯瞰昔日的吳園,
與四周的現代樓房充滿了違和感。
戶外圓形劇場
與板橋林本源園邸、新竹北郭園、霧峰萊園並稱台灣四大名園的吳園,
如今只剩下「仿飛來」假山、水池、閩南式平房、兩座涼亭、石砌廊道和部分庭園。
池畔的閩南建築有多家賣咖啡輕食的小店,
今天只有走日式風格的「夏目居」營業,
我們在這裡遇見了令人怦然心動的小橘貓
小橘貓相當活潑好動,不時在店家陳列的古物間玩耍!
但不論動與靜,都深深吸引我們的目光
這張照片一回家馬上被老公當成家裡全部3C產品的桌面
這裡還有另一隻小灰貓,相當老神在在!
但現在寫稿才發現,夏目居已經在今年1月10日撤離吳園
曾經給我們美好回憶的貓咪們,有緣再相見了
其實當天這一排的店家很多都貼上租約到期,
只是沒想到唯一有營業的夏目居也是其中之一。
吳尚新當初聘請名匠仿造漳州城外飛來峰所做的假山
【萬川號】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一段205號
電話:06-2223234、06-2285052
時間:08:00~22:00(第四個週日隔天週一公休)
離開吳園,我們往東菜市的方向前進,
上次已經造訪過東菜市,這次鎖定漏網之魚「萬川號」
創立於清同治十年的萬川號,至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
除了傳統糕餅,最受歡迎的就是肉包和水晶餃。
「白香(葷)」5粒80元、10粒145元
白香是香餅的一種,用麵粉和糖所製成,
放入白糖為白香、放入黑糖為黑香,
可以單吃、煎麻油蛋、沾花生湯等多種吃法,
是古時婦女做月子的補品,所以又叫月子餅。
我們買了一包回家,直接把它當成餅乾嗑掉,
外皮薄脆帶有麵香,如果懂得其他吃法,口感會更加豐富!
「牛奶糕」4粒55元
傳統糕餅是老公的最愛,
牛奶糕奶香十足、口感細緻綿密,
我淺嚐了幾口,就通通交給老公解決
「台灣肉包(大)」30元
肉包用料相當實在,
紮實的豬肉餡、完整的蛋黃和香菇,
不論CP值或口味,都勝過昨天的克林台包
[台南小旅行]府中街莿桐花巷→克林台包→愛國婦人館→莉莉水果店(待續)
「台灣水晶餃」18元
在台北要吃到水晶餃,大概只有火鍋店才有,
因此我對水晶餃的認知也停留在火鍋店的程度
這水晶餃真是大大顛覆我的印象,首先它大得像包子啊!!!
而且外皮異常的細緻薄Q,內餡清甜味美,
怎麼跟我這三十年來吃得完完全全不一樣!!!
難怪台南那麼多包子店都有賣水晶餃,
決定下次要試試另一家百年老店祿記(握拳)
【合成帆布行】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45號
電話:06-2224477、0982-224477
時間:09:00~21:30(假日至19:30)
離開萬川號,我們又往吳園的方向走,
沒多久老公就瞄到了這家生意十分興隆的帆布行,
台南帆布包遠近馳名,二話不說兩人就開開心心的選購去
合成帆布行已有近一甲子的歷史,店面即是工作室,
想要選購就要睜大眼睛瞧瞧四周掛的、擺的商品。
如果還不滿意,店家秉持著「一個帆布袋也能為您製作」的原則,
可以任選店內的帆布包款式,再請店家特別印刷你喜歡的圖樣或繡字。
「帆布提袋」420元
雖然我對帆布材質沒有特別偏愛,
但一摸到這絕佳的觸感,就令人難以抗拒
最後選了這一款設計師包款
提袋上附的小紙卡,有我十分喜愛的一句話:
「把對的事情做好,把好的事情做對,日復一日,
堅持這份態度,就是傳承對我們來說的意義。」
多麼雋永的小語
遇見合成帆布行這個美麗的驚喜,
接下來我們決定到公園路晃晃。
【太平境基督教會】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6號
電話:06-2282184
原台南測候所對面的太平境基督教會,
全名為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顧名思義,就是紀念西元1865年,
馬雅各醫師奉英國長老教會之命首度來台進行醫療傳道。
現今的教堂是由西元1954年改建而來,
採用古羅馬巴西利卡式的長方形設計,
並築有高達18公尺的鐘塔,
具有向天際延伸的神聖意涵
簡單拍個照,我們就繼續參觀原台南測候所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