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晚吃了林家粄條大為驚豔,
今天中午則要品嚐位於林家粄條隔壁的秀宜,
人氣一樣強強滾,令我們超級期待
【秀宜粄條】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美興街23號
電話:07-6820826、0952-628688
時間:08:30~19:00(假日至20:00、週三下午公休)
週日中午用餐時間秀宜人潮滿滿滿啊!
連一旁用布篷搭起來的室外用餐區也一位難求
價格一樣相當可親
美濃粄條必備的白兔牌上烏醋和金松辣椒醬
「冬瓜封」50元
冬瓜滷得相當入味、不死鹹,但嚐起來帶點苦味,
老公相當喜歡這道菜,我則比較愛林家的高麗菜封
「紅燒豬腳」120元
秀宜的豬腳是今天最大的亮點
不僅滷得軟嫩入味、不腥羶,
外皮更是Q嫩好入口,連我不喜歡吃豬腳的都好愛啊!!!
「客家小炒」150元
客家小炒口味略微清淡,
我喜歡口味再重一點、炒得再乾一些。
「現炒粄條」50元
炒粄條口味也略微清淡、香氣不足,
加了醬之後有稍微改善,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林家的口味。
吃完午餐,我們徒步前往永安老街,路線大致如下:
美興街(秀宜粄條)→左轉中山路一段→左轉永安路→敬字亭至東門樓
→左轉民族路16巷(美濃庄頭伯公)→右轉民族路(東門冰菓室)
→民族路→右轉永安路(聖君宮無名黑輪)→右轉美興街(秀宜粄條)
全程約4.1公里,走走逛逛約需2個多小時
永安老街是美濃最早發展的市街,
起自瀰濃庄敬字亭,終於東門樓,長約2公里,
沿途不僅古蹟處處,也因為美濃文風鼎盛,
讓永安路也有了進士街的美名
我們第一站來到中山路一段和永安路口的瀰濃庄敬字亭,
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的敬字亭,是美濃先民晴耕雨讀的生活展現,
六角形的三層式建築至今仍維持其功能,列屬直轄市定古蹟。
繼續前行至博愛街與永安路口,
來到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的德勝爺。
德勝爺的由來據傳與林爽文事件有關
為了感念德勝爺使美濃化險為宜而建祠奉祀,屬於伯公的一種。
客家伯公相當於閩南土地公,
但高屏六堆地區的伯公廟卻採墓塚式建築,
將土地神與風水結合,也呼應客家人「天圓地方」的概念。
離開永安路,轉進博愛街沒多久,就可以看到「白馬名家」
白馬名家是當時的美濃首富,有一段「白馬報金恩」的傳說。
台灣大百科全書:「相傳清光緒年間,宋氏婦人外出割菜回來餵豬,她順手把菜放在桌上,隔天一早卻不見了,為了找出偷菜真兇,宋氏夫婦決定躲在暗處等候。夜半時分,只見一匹白馬將青菜一掃而空,宋氏夫婦追尋白馬的蹄印來到山林中,馬兒失去了蹤影,卻意外發現一片靈秀之地,夫婦倆深信這是吉穴,打算將祖先墳塚遷移過來。沒想到一動土,竟挖到金銀財寶,宋家一夜致富。為了感恩回饋,宋家興辦吟杏書室,延師教授「唐書」,教育當地學子參加科舉考試以求取功名。」
美濃悠遊網:「相傳清光緒年間,宋家祖先剛從梅縣來台在美濃莊尾定居時,大部分地區是一片荒山野林,領隊宋阿昌長得一表人材,待人親切,頗立福相,一天下午,宋夫人在家園中收割豬菜地瓜等農作物,傍晚把這些作物放在竹叢旁的水缸邊,就回家休息了。第二天,發覺水缸沒水,豬菜地瓜也沒有了,一連二天皆如是。她感到十分迷惑,是什麼東西前來偷吃?為查真象,第二天宋阿昌徹夜不眠,守望觀察,其時正好月圓視線清楚,忽見竹林中走出一匹白馬,吃完豬菜再喝完水,滿意地走出宋家,消失林中。他們夫婦見此怪事總覺事有蹊蹺,第二天循跡查看,發現一塊『石頭伯公』,返家準備牲禮到石頭伯公那兒燒香祭拜一番,並請求挖掘是否有金銀財寶,用竹籤請示獲准,掘地三尺便發現一罐金銀。此後宋屋大發成為地方首富,宋阿昌每年拿出大批金錢濟助貧寒,並做公益事業,並建造茶亭嘉惠過往路人,所以今天『京兆堂 』 的門聯上都刻著 『青山老屋,白馬名家』。以示子孫永遠不忘『白馬報金恩』的美事。」
兩則故事略有出入,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或者再查詢相關資料
回到永安路繼續前行,不久就看到下個目的地─美濃水橋。
美濃水橋橫跨於美濃溪上,前後兩端連接獅子頭圳的分支「下庄水圳(立農之水)」,是水橋與陸橋的結合體。
除了灌溉的功能,水圳兩側皆設有台階,
是昔日婦女浣衣、孩童戲水的好地方
]
建於日治時期昭和元年的美濃水橋,至今仍擔負灌溉與交通的重任。
我們繼續沿著永安路走,探訪著名的進士街
永安路248號
永安路246號
永安路236號
一連欣賞幾幢古宅,不久就來到建於日治時期昭和五年的美濃舊橋。
當時美濃庄與南方諸庄庄民受到美濃溪的阻隔,交通仰賴南柵門的渡筏,
不過日治時期的行政中心離南渡口有段距離,為了解決交通的不便而設立此橋。
離開美濃舊橋往前行至永安路177號,
就是目前全台碩果僅存的錦興藍衫店。
創立於西元1929年的錦興行,目前已傳承至第二代,
除了可以訂製藍衫外,還有用客家花布做的各式產品。
藍衫不僅是客家女性的傳統服飾,更代表客家人樸實勤儉、刻苦耐勞的精神,
根據美濃悠遊網的資料,從藍衫袖子和襟口布料的顏色,可以分辨女性的身分,
中年婦女為黑色、少婦為白色、未婚少女則為黃色。
接著前行至美濃保存最完整的門樓─林春雨門樓
根據台灣大百科全書的資料,所謂的門樓是早期美濃富裕人家,會將一般以磚石堆砌及厚木板做成的柵門加以裝飾,築高聳之飛脊仿下廳形制,為風格獨特的客家建築。
林春雨因菸草成為首富,所遺留下來的門樓,也為美濃留下歷史見證。
再繼續前行一段路,即將來到永安路的盡頭─百年公井。
百年公井旁的永安路19巷為清朝時全庄最繁華的商業街道,
巷底即是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南柵門渡船口。
因此這條街才是昔日的美濃第一街,後來才擴大到今日的永安路。
百年公井前方不遠處就是美濃另一地標─東門樓,
東門樓建於清乾隆二十年,
為了防禦之需將瀰濃庄東柵門改建成門樓,
具有美濃開庄的歷史意義
東門樓上的「大啓文明」是美濃竹頭角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時所題
穿過東門樓就可以看到美濃庄頭伯公
庄頭伯公是美濃最早建立的伯公壇之一,
同時也保留了美濃最傳統的伯公壇形式,
整個伯公壇是以石板、石塊砌成,
一旁的老樹和涼亭更是美濃居民乘涼聚會的好所在。
【東門冰菓室】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民族路20號
電話:07-6812270
時間:05:30~20:30
冬天在美濃的街道上行走還是熱得一身汗,
我們沿著庄頭伯公壇邊的小巷(民族路16巷)取捷徑至東門冰菓室。
價格相當平實
東門冰菓室除了賣冰,基本上就是一個雜貨店,東西應有盡有。
「紅茶清冰」25元
基底的香蕉油清冰爽口不甜膩,
紅茶的甜度也拿捏得很好
「情人果清冰」30元
酸酸甜甜的好滋味,真是消暑啊!!!
【聖君宮無名黑輪】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永安路19巷(面對聖君宮的左手邊)
時間:16:00~賣完
離開東門冰菓室,我們走回永安路準備往秀宜粄條的方向取車,
途經聖君宮,想到這裡有一家隱藏版的黑輪店,就繞進來瞧瞧
不起眼的黑輪店可謂人山人海啊!!!
這一大鍋黑輪被大家爭先恐後的翻攪著
舀了你想要的料之後先找位置坐好,再來找老闆算錢,
1塊白蘿蔔+6顆貢丸,總共只要12元
雖然滋味沒有特別突出,但超便宜的價格儼然成了當地人最佳的點心,
和大家一起坐在廟埕前的階梯吃黑輪,也是一個既特別又愉快的經驗啊
我們的美濃之旅也在此畫下的句點,準備前往高雄市區進行下一段旅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