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台中小旅行,首站就是因921大地震而整修多時的霧峰林家,西元2014年才正式重新對外開放,必須採取團進團出的方式遊覽,因此前一天我們就已經在官網上預約參觀時段,沒想到因禍得福,天鵝颱風來襲,高速公路一路順暢,所以我們直接在現場改了導覽時間,提早1個小時進場嘍!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號
電話:04-23317985
時間:09:00~17:00
票價:全票250元、優惠票200元、學童票125元(6歲以下兒童免費)
注意:導覽場次平日10:00、11:00、13:00、14:00、15:00、16:00;假日09:30~11:30、13:00~16:30每半小時一場,請於參觀前一天至官網申請預約導覽時間,並於10分鐘前到場集合。
大家一抵達霧峰林家記得先來售票處報到,確認好導覽的場次和拿取了導覽機就可以在下厝的前庭廣場參觀拍照,時間到了再集合即可。
下厝的前庭廣場就是圖片所見的範圍,包含本堂和將軍府前的這塊空地,如果喜歡拍照應該可以耗個10分鐘。
導覽時間長達1.5小時,中間只有一次機會可以上廁所,因此時間充裕的話建議大家先去本堂裡的公廁解放一下XD
廣場的大樹下還有一間小巧的咖啡舖—初羨咖啡,買宮保第園區的門票有送10元的優惠卷,可以折抵消費。不過宮保第園區內禁止飲食,大家要留意一下。
古樸氣派的將軍府,讓人想一窺堂奧!
不過這一區是沒有開放的,在門口拍照過過乾癮。
將軍府原名二房厝,是宮保第大房林文察的弟弟林文明的居所,因平定太平天國與戴潮春事件有功受封建威將軍,為了避免混淆近年來才改稱為將軍府。
柵欄的後方就是今天導覽的起點—宮保第,準備跟著導覽人員進去參觀嘍!
霧峰林家占地廣達11000平方公尺,如果順著主建築群的外圍走一圈有1公里之長,實在相當可觀。主要分為頂厝(頤圃、蓉鏡齋、景薰樓群組)、下厝(草厝、宮保第、大花廳、二房厝)和萊園三大部份,目前僅開放下厝的宮保第和大花廳,至於萊園則位於明台中學內,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林家花園,如果參觀完宮保第園區還行有餘力,也可以一道順遊。
聽完了霧峰林家的基本介紹,準備進入下厝的代表性建築—宮保第。
宮保第是古時對皇太子老師宅邸的稱呼,霧峰林家第五代族長林文察戰功彪炳,戰死沙場時被追贈為太子少保,宮保第除了最早由林文察所興建的第三進,其他幾乎都是由其子林朝棟逐步將這裡擴展為面寬十一開間五進深的大宅,是台灣唯一的宮保第,因此也成為霧峰林家的專稱。
經由導覽人員的解說,才知道宮保第的門神和窗雕每個都大有來頭,不是富貴就是吉祥,既討喜又充滿想像力。
宮保第雖然已對外開放參觀,但修復的工作還是持續進行,現場可見南藝大專業的修復師正在工作。
林朝棟的夫人楊太夫人的金箔壽匾—春秋又八千
轎廳有李鴻章贈送的墨寶,裡面有相當多的書畫,讓客人下轎後可以駐足欣賞。
第三進開始才是林家主要的起居空間
正廳兩旁的窗飾都是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
三顧茅廬的窗雕
這裡原本是林家的神明廳,屋頂上掛著燈籠的樑柱就是添丁樑,如果有人生了男丁就會在添丁樑上掛上一只紅燈籠。
林家的第四進已不可考,只能知道大概的位置,因此直接進入第五進。
第五進主要是女眷居住的地方,圖中的那面矮牆據說就是小姐們生活範圍的界限,畢竟當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才是大家閨秀的表現啊!
我們被請到這側的廂房喝茶,可以休息一下、上上廁所,繼續後半段的導覽。
不得不稱讚一下,這裡提供的茶水挺好喝的,讓人一連乾了好幾杯XD
方便家貓行動的貓洞,以前的貓身材都很苗條啊!
古人的生活智慧—支摘窗,只要一根木條,就可以將窗戶撐開散熱,木條一拿開窗戶也會馬上放下來,相當方便呢!
支摘窗的花樣也很多種,看得出來上面寫著「文章華國」嗎?
目前宮保第除了有林家後人居住,也有部份房間改為工作室,上圖為門神的修復室。
這個狹長的走道是以前的射箭場,左手邊是林家後人後來增建的起居空間,所以原本的射箭場應該再寬一些。
離開宮保第來到另一個觀賞重點—大花廳,眼尖的人有沒有發現,這裡就是蔡依林和安室奈美惠合作的歌曲《I'm Not Yours》的MV拍攝地!前面參觀宮保第時,頂多覺得霧峰林家占地廣大,但直到看到這個大戲台時,我才深刻感受到霧峰林家身為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富貴與奢華,畢竟能擁有自己的戲台與戲班的人絕非等閒之輩啊,而這大戲台就是林家家業巔峰時的最佳見證。
光參觀大花廳今天就值回票價了,因為這是台灣唯一的福州戲台,現場看真的超級震撼,有那麼一瞬間我真的覺得自己回到古代了,甚至想像起林家在此夜宴的場景,實在太有FU了!
大戲台的屋頂內部也相當華美,中央裝飾著象徵富貴的牡丹花。
戲台底部的支架飾有桃眼獅,牡丹頭、桃花眼、蓮花舌,象徵能招來客源。
看完大戲台,接著來細瞧正對著戲台的VIP寶座,光這波浪型的屋頂製作就相當耗工。
這廳堂保存得相當完好,古色古香,兩旁柱子上的「文朝資正義武德在奇功」、「大鼎銘昭著元常紀偉庸」更是皇帝賜的名字。
兩旁掛著林家名人的簡介
林家的棟字軍旗
棟字軍的武器—火繩槍
使用方式如圖,得兩個人一起合作。
林文察作戰時為鼓舞士氣所發的賞牌
林家子孫林季商還是第一個拿到中華民國身份證的台灣人
霧峰林家的後人林獻堂所創立的台灣民報
林家籌建了台中一中、明台高中、新民高中、延平中學4所學校,這裡也展示了當時的部份史料。
霧峰林家的宮保第園區真的非常精彩、值回票價,從中不僅可以了解台灣的古建築、近代史,還可以深刻感受到林家後代子孫維護古蹟的用心。如果要說一個小小的遺憾,大概就是導覽人員太急於把這裡豐富的寶藏與知識介紹給我們,講話速度非常快,我常常一邊忙著拍照一邊腦袋就打結了,無法及時意會過來,有些地方聽得似懂非懂,之後有機會再來一趟嘍!
離開前我們沿著霧峰林家外圍繞了一圈,上圖是已經修復完成的頤圃,是林家少見的洋式建築。
幾乎全毀的蓉鏡齋是林家的漢學私塾
景薰樓群組是林家頂厝最大的建築群
裡面看起來也維持得還不錯
最後我們來到俗稱林家花園的萊園,是台灣四大名園之一,西元1965年明台中學遷入,成為台灣唯一在古蹟中的學校。
我們是假日造訪,只要在警衛室登記換證即可,如果是平日則要留意校園的開放時間。
萊園是林獻堂之父林文欽為了孝親所建,再經過林獻堂的增修後,成為一處融合中、西、和三式的園林建築。
因為沒有做太多功課,我們只參觀了萊園的小習池、虹橋、飛觴醉月亭和五桂樓,這裡也是萊園景觀的中心,如果還有時間的人可以再到林氏祖塋、林獻堂文物館走走。
原本以為在水池中的建築多半是涼亭,但細看才發現這是個戲台,而和戲台隔橋對立的五桂樓,正是看戲的好位置。
小習池雖然不大,但放上一葉扁舟還是挺有意境的。
五桂樓原名為步蟾閣,經林獻堂改建為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在日治時期是櫟社詩人的集會之所。
五桂樓不對外開放參觀,透過玻璃窗可以看見幾件精美的老家具,今天的古蹟之旅也畫下句點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