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關西之旅剛好碰上姬路城大天守從西元2009年10月,歷經了5年多的整修後重新對外開放,3月27日才開始,我們4月3日就來報到,不僅可以一睹姬路城完整的面貌,更可以在滿城的櫻花裡一瞥姬路城最美的姿態,實在是太Lucky了
不過我們的好運也都在今天用光了XD因為才剛開放又遇上櫻花季,到處都人山人海,日本的春天又跟台灣一樣「後母心」,說變就變,我們就在淒風苦雨中排隊1個多小時才登上大天守。
一整天折騰下來,老公馬上就感到身體不適,雖然買了感冒藥也是時好時壞,抵抗力差又引發口腔黏膜糜爛、無法進食,而我們的賞櫻之旅才正要開始,後面還有7天的行程啊!!!是不是很慘ORZ不過這些已是後話,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怎麼去姬路城吧!
造訪姬路城時,我們已經移動到京都的旅館,從京都到姬路最快的方式就是搭乘JR,可用的交通票卷有JR西日本的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卷(Kasai Wide Area Pass)和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卷(Kasai Area Pass),由於之前購買的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卷期限已經到期,因此我們前一晚就先到京都駅買好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卷。
由官網截取的資訊可以發現,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卷共分為1~4日卷,買越多天越划算,在台灣先買好也比較便宜,不過在購買時就要指定使用的日期,為了讓賞櫻之旅保持彈性,我們選擇抵達日本後再視情況購買。
從姬路駅一路沿著站前的「大手前通」直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姬路城,在護城河前已經可以看到被櫻花環抱的天守閣。
城牆邊怒放的櫻花看起來狀況極佳,只差藍天白雲就十分完美了!
姬路城因其雪白的外觀與飛簷的造型,宛如一隻展翅欲飛的白鷺而又被稱為白鷺城,與熊本城和松本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在西元1931年被指定為國寶,1993年更成為日本第一個被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未經戰火波及的姬路城保存相當完好,被賦予日本第一名城的美譽。
一進來就被滿城的櫻花給深深吸引,這裡以粉嫩的染井吉野櫻為主,和白色的城牆相得益彰,也是日本著名的櫻花百選之一。
我們在千姬牡丹園裡努力捕捉天守閣與櫻花構成的美景,回過神才發現這座公園也頗有可看之處,不少人已經提前卡位,準備與親友共度這美麗的時刻。
在滿天的櫻花樹下用餐約會,無疑是最極致的浪漫。
離開千姬牡丹園回到入口處的三之丸廣場,可以正面一覽姬路城風光。
這些人潮全部都是要參觀大天守的遊客,為了維護參觀品質,當天發放15000個整理卷(號碼牌),只有持有整理卷的人才可以登閣參觀,如果想知道造訪的日期是否需要拿整理卷和當天的人潮預測,可以上官網查詢。
從官網截取的姬路城圖,入城費一人1000円。
從三之丸廣場左手邊的通道跟著人潮走,進入「菱之門」後就可以來到主要的參觀範圍,這裡也是城堡裡最大的一扇門。
菱之門內的空壕「三國堀」,掌握通往二之丸的交通要道。
四周的櫻花樹成為最佳的取景處
沿著階梯而上,我們先來參觀西之丸庭園。
西之丸庭園是姬路城內一大賞櫻重點
圍繞著西之丸庭園的是長300公尺的西之丸長局,又名百間長廊,侍奉千姬的侍女們居住於此,千姬也早晚到此處向附近男山上的天滿宮祭拜。
百間長廊裡介紹姬路城的變遷,也重現了千姬在此處的生活,不過最大的亮點還是從長廊遠眺西之丸庭園和天守閣的美麗風景。
準備上大天守了,人排得「落落長」,我們在風雨中苦苦等候1個多小時ORZ
大天守外觀看似5層,其實是由地下1層和地上6層的建築物所構成,裡面的文物早已搬空,只剩一些簡單的解說牌和歷代重修的簡介,走到最上面可以看到一個小神社,不過當天人山人海,因此最後只專注在窗外的風景。
遠望窗外一片花團錦簇
三國堀
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到西之丸庭園百間長廊的形體
上圖由下而上分別為備前丸、三之丸廣場和大手前通
寬敞的大手前通直達姬路駅,附近商店林立,可以耗上一整天。
姬路市立動物園人氣頗旺,看起來園內櫻花也不少。
左手邊素雅的紅磚建築為姬路市立美術館,隔著護城河與姬路神社相對。
屋脊裝飾有鎮邪避火的鯱,即為中國的螭吻,不過其實整座姬路城都用白灰漿來進行建築物的封塗,以達防火的功能。
離開天守閣來到底下的備前丸,這裡原是城主池田輝政居住的地方,但原建築已在西元1882年付之一炬,現在成為遊客留影的好地方。
最後還有一個展示間陳列了明治、昭和、平成各時期鯱的樣貌
參觀完畢準備回家嘍!
沒想到會在姬路城待了6~7個小時,早已飢腸轆轆,隨意在大手前通選了一家讚岐烏龍麵店「めんめ」吃午餐。
這裡竟然有提供中文菜單
我們各點了一碗烏龍麵,共花費1250円,味道還算OK。快速解決一餐後,馬上回京都旅館好好休息,結束今天的姬路之旅。
想知道我們還去了哪些地方嗎?請點進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