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關西賞櫻心情總是隨著天氣預報還有櫻花前線上上下下,每天都為了隔天的行程苦惱不已,奈良公園為櫻花百選之一,也是本行參觀的重點,但計畫趕不上變化,行前已經知道奈良櫻花已落,但沒想到還來得及趕上最後一場櫻吹雪,實在是太幸運了!(旅遊日期:2015/4/7)
抱著沒櫻花可看也要來追鹿的心情造訪奈良,沒想到遇到了萌度爆表的櫻花鹿圖文有點不符XD別著急!等會兒會公開櫻花鹿出沒的地點!
(圖片來源:www.narashikanko.or.jp/pamph/index.html)
從京都或大阪來奈良,可以搭乘JR或近鐵,但JR奈良駅步行到奈良公園約需20分鐘,近鐵奈良駅卻只要5分鐘,行車時間也比較短,因此我們選擇在京都搭乘近鐵,一人1130円,35分鐘即可抵達。
奈良公園占地660公頃,即使花上一天也玩不完,有些人會選擇搭乘公車來節省體力,JR和近鐵奈良駅都有發車,詳情請上官網查詢。
相信雙腳萬能的我們,決定在這裡耗上一天,因此我們的散步路線如下:近鐵奈良駅→興福寺→奈良國立博物館→冰室神社→東大寺(賞櫻花鹿)→若草山(賞櫻花鹿
)→春日荷茶屋→春日大社→夫婦大國社→浮見堂(賞櫻花鹿
)→猿沢池→中谷堂→東向商店街(ひがしむき商店街)
奈良公園共有四大世界遺產,分別為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和元興寺,我們只造訪了前三者,並且只有東大寺購票參觀。
首站的興福寺是在西元8世紀初由當時的統治者藤原氏所興建,據說寺廟曾經廣達50平方公里(現為4平方公里),其中最著名的景觀就是50.1公尺的五重塔,是僅次於京都東寺五重塔的日本第二高塔,塔旁的東金堂放置文殊菩薩像、維摩居士像、四天王像、十二神將像等重要國寶。
東金堂門票一人300円,和國寶館有推出聯票一人800円(國寶館門票一人600円),國寶館的阿修羅像也是興福寺必看的展品。
五重塔是古都奈良的象徵,可以從興福寺的放生池「猿沢池」欣賞其優美的倒影,不過為了順路我們選擇最後再來參觀猿沢池,也算是頭尾呼應吧XD
接著來到日本第一的佛教美術館—奈良國立博物館,本館是由建築師片山東熊以日本國家迎賓館赤坂離宮為藍本所建造而成,為明治時期的洋風建築。
後來增建的新館由吉村順三所設計,分為西新館與東新館。
博物館對面就是另一個賞櫻聖地—冰室神社,供奉製冰販售業和冷藏冷凍業的守護神,裡面有一株樹齡400年的枝垂櫻相當有名,不過這裡的櫻花屬於早開的品種,我們抵達時已經有點稀稀落落了,因此就沒有特別進去參觀嘍!
從近鐵奈良駅一路走來已經看到不少小鹿,但最大宗的還是在東大寺前的商店街。
據說奈良的小鹿是藤原家在興建春日大社時,從茨城縣的鹿島神宮請神明過來,而神明即騎著白鹿來到此處,因此這裡的鹿被當成神的使者而妥善保護,估計約有1200隻。
奈良公園最受遊客歡迎的活動大概就是餵鹿吃鹿仙貝吧!一份公定價150円,但買好一轉身就被鹿群團團包圍,一下就沒了XD
不信邪的老公硬是要跑給鹿兒追,結果被小鹿以頂屁股作為懲罰XD
結束和小鹿的親密互動後繼續前往東大寺,吉城川的河面上鋪上了一大片的櫻花毯,好不美麗!
又收集了一枚世界遺產
南大門是東大寺的山門
內部左右各安置了一尊金剛力士像
南大門附近也有不少鹿群,才走沒幾步路原本貪吃凶狠的小鹿瞬間化身為萌萌噠的櫻花鹿。
南大門後方右側有座美麗的鏡池
過了中門即可抵達大佛殿(金堂),門票一人500円。
宏偉的大佛殿讓人目不轉睛,幸運的我們還捕捉到最後的一抹粉櫻。
東大寺是由聖武天皇於西元728年所興建,是當時全國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為華嚴宗的大本山。現存的大佛殿為西元1709年所重建,正面寬57公尺、深50公尺,只有原本規模的2╱3,但仍為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
大佛殿正前方的金銅八角燈籠
走進殿內,高達15公尺的奈良大佛(盧舍那佛)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驚人的氣場只有親臨才能體會。
不論從那個角度觀看,都有說不出的神聖與莊嚴。
兩旁供奉的虛空蔵菩薩和如意輪觀音像也都十分精緻
大佛殿內也安置了高大的四大天王廣目天和多聞天像
未完成的增長天與持國天神像頭部
東大寺的局部模型,這次其實只有參觀一小部份,還有戒壇院、二月堂、三月堂等景點。
驚人的大佛手
殿內最夯的「大佛的鼻孔」,據說只要鑽過這個洞就可以實現一個願望或增長智慧。
離開大佛殿外有尊賓頭盧尊者像,據說身體哪裡有病痛撫摸神像相對應的位置即可治癒。
我們繼續往若草山的方向前進,這裡的遊客越來越少,但風景卻越來越美。
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自己仿如置身仙境,隨風飄落的櫻花雨灑滿在這片靜謐的森林。這裡的小鹿也溫馴可愛的許多,已分不清牠們是在吃草還是花瓣,每隻鹿都「仙度」破表。
再往前走的草皮櫻花正盛
穿插幾隻萌鹿讓人心情大好!
來到若草山的北側登山口,每年的開山時間為3月的第三個週六到12月第二個週日,門票一人150円,約30~40分鐘可以抵達山頂,是俯瞰奈良市區與夜景的好地方。
不過時間有限,我們就不上山了,改在櫻花樹下逐鹿,這裡也是小鹿的聚集地之一。
回望若草山美麗的風景
繼續往春日大社的方向走,我們來到萬葉植物園旁的春日荷茶屋吃午餐。
春日荷茶屋歷史悠久,據說江戶時代末期就已存在,是當時前往春日大社的參拜者必訪的美食。
這裡的餐點以萬葉粥最為知名,萬葉粥是以昆布高湯和白味噌為基底,依著時令加入當季野菜所熬煮而成的粥品,每個月份來都有不同的主題,想當然爾我們造訪的4月就是以櫻花為主角嘍!
基本款的萬葉粥1080円,附上兩碟小菜。
升級版的大和名物膳1620円,除了兩碟小菜,還多了柿葉壽司和櫻花葛餅。
這碗粥光用看的就很賞心悅目,除了鹽漬櫻花還加了香Q的黑米餅,不過整體而言味道偏向清淡。
這碟小菜頗有巧思,蛋捲、小魚乾、蒟蒻醃菜捲,配著粥吃滋味淡雅、相得益彰。
這一碟就有點見仁見智,下面的醬菜配粥還ok,右上方的梅子超級鹹,左上方的奈良漬帶有重重的發酵酒味。
奈良的名物柿葉壽司,在不靠海的奈良,用可以殺菌的柿葉保裹鯖魚或鮭魚製成的壽司,即使在室溫下也能放上好幾天,許多人會去平宗、中谷本舖等專門店購買,春日荷茶屋雖不以柿葉壽司聞名,但很適合旅人嚐鮮。
原本擔心柿葉壽司腥味會太重,但沒想到卻意外的好吃,醃漬過後的鯖魚鹹香十足,和底下的醋飯口味相當合拍,是今天最大的亮點。
櫻花葛餅吃起來就像QQ的果凍,沒什麼特別的味道。
擁有百年歷史的春日荷茶屋,個人覺得餐點不到令人驚豔,但用餐氣氛卻相當高雅舒適,整體調味或許不是很合口味,不過還是相當值得一試,體驗《大和名所圖會》中所形容的,讓人在參拜前淨化身心的神奇魔力。
想知道我們還去了哪些地方嗎?請點進來看看吧!